冬至每年都是12月21日吗

更新时间:2024-03-29 02:42:43

冬至时间是每年公历的12月21日至23日,值得注意的是,在冬至前后,地球就会在近日点附近,并且速度稍微快点,这导致太阳每年在南半球比在北半球直接照射约8天,因此,对于北半球的冬天就会比夏天短一些。

从冬至到下一个冬至,相当于一整个回归年,它的长度是365.2422天,小数的累加以及闰年的设置,这就会让冬至的时间有一点点的变化。

为什么会把每年的12月22日定为冬至

冬至日中的“至”可以理解为“最”或“极”的意思。冬至日的这一天,太阳到达黄经270度,处于北半球的我国白天时间最短,黑夜时间最长,影子的长度最长的一天,得到的阳光照射也是最少的(比南半球约少50%)的一天。

而从这一天以后,一直到夏至日之间,我国的白天会越来越长,黑夜则会慢慢变短。正是由于每年12月22日前后这一天有这样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,所以在天文历法先进的古代中国,古人们才把观察到的这一个天文现象叫做冬至日。

冬至是按农历还是阳历

按照太阳到达黄经的度数确定的是阳历(新历)。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,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,测定出了冬至,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,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~23日之间。

冬至起源

冬至的起源于一次国家层面的都城规划。早在3000多年前,周公始用土圭法测影,在洛邑测得天下之中的位置,定此为土中。

据记载,周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,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,也就是说,周公选取的是经土圭法测得的一年中“日影”最长的一天,为新的一年开始的日子。

由周到秦,以冬至日当作岁首一直不变。至汉代依然如此,《汉书》有云:“冬至阳气起,君道长,故贺……”,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,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。

但冬至一直排在24个节气的首位,称之为“亚岁”。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、家庭聚餐等习俗,也往往出现在冬至。

查看更多
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
提笔画网专稿内容,转载请注明出处
来源链接:http://m.tibihua.com/kepu_12306/
网友关注科普知识
精品推荐
热门科普知识推荐